21/11/2017~14/02/2018

#4難忘的生活經驗_ALICE  SPRINGS,NT

有了在澳洲四個多月的開車經驗,長途旅程對我們不再是困擾,住宿的露營地也找的很有經驗了,我們這次約開了三天,每天大該都開了七八百公里,新手公路旅行的回憶很克難,但也很難忘,一路開進內陸,大約有兩天多的時間,手機完全沒有訊號,網路跟電話都不能使用,這也是我們一路趕車的原因,我們車上裝滿了四個多月累積的家當,以及充沛的水及食物,沿途幾乎完全沒有任何東西,就是一望無際的草原,只有零星的幾個小鎮,但大多也只有加油站跟露營地之類的,偶爾在免費沒水沒電的地方露營,完全無光害,就在高速公路旁的休息區野營,半夜聽著牛叫聲看著三百六十度的星空,心裡很平靜,白天頂著炎熱的氣候,躲在車裡吹冷氣,午餐邊吃邊開車,簡單的巧克力配能量飲料,網路戒斷症真的很恐怖,那三天的時間,都只能靠GOOGLE的離線地圖,無從得知附近有什麼東西,每到達一個小鎮就到遊客中心借WIFI,擔心旅途過程中錯失了面試機會,出發前沒想過內陸的訊號會這麼差,但現在知道了。

 

中間經過礦業重鎮Mount Isa,那裡超級繁榮,四周方圓五六百公里都是一片死寂,根本是沙漠中的綠洲,到那吃了肯德基,吃在嘴裡的炸雞滿是感動,比台灣的好吃,在這也曾猶豫要不要停留在此,等待工作,因為礦區周遭通常也是高薪地帶,但距離世界的中心艾爾斯岩還有一千多公里的路。抵達的隔天下了場雨,一個念頭就毅然決然地開車離開,從昆士蘭州的最後一個城鎮跨足到北領地,跨州後一切都不同了,高速公路旁的休息站變得很簡陋,只剩紅土跟涼亭,不見柏油地跟廁所,沿途的小鎮幾乎都是黑人原住民,因此到北領地後,就開始住收費的露營地,有圍籬跟cctv比較安心,之後更是馬不停蹄地一路衝到了愛麗絲泉,進入烏魯魯的最後一個城市,也是目前生活兩個月的地方。

第一天到這發現跟想像中的完全不同,比起Mount Isa更繁榮,不同於因礦業而繁榮的Mt.Isa,此處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北邊可以通往達爾文,南下可以通到澳洲原住民的聖地艾爾斯岩──烏魯魯,這裡是進入烏魯魯前的最後一個補給站,也是由北澳通往南澳阿德雷德的必經之路,這裡各式各樣的商店都很齊全,抵達這裡時已是精疲力竭,一路經過很多鳥無人煙的原住民小鎮,一路沒停的直接開過來,到這訊號滿格甚是感動,一路走到這了,就想著要是直接殺到烏魯魯沒能馬上工作,就只能直接放棄,因為那個地方的物價超高,也沒其他生存機會,只適合觀光,要是錯過就只好往下繼續走兩千多公里到阿德雷德,實在是太遠了,況且也不想就這樣放棄在度假村的工作,從這裡開往烏魯魯只剩下五小時,不到半天的時間就能抵達,因此我們決定停留在這裡守株待兔,當下做出決定時已經是下午三點。

距離天黑還有四小時,我們趕緊到遊客中心,詢問附近的住宿資訊以及工作機會,但最後還是自己google比較實在,最終我們住進了Gday mate tourist park這個露營地,精疲力竭的我們決定花多一點錢,住進cabin車屋,不再克難低窩在小帳棚,結果一住就是一個月,超級幸運的我們,在夏日沙漠的旅遊淡季,到愛麗絲泉的第一天,找住宿的同時,閒聊下得知這裡剛好需要露營地維護的員工,我們便在這裡生活了下來,所以運氣也真的很重要。

        在愛麗絲泉的日子,成長是一個遞增曲線,露營地裡全都是澳洲人與紐西蘭移民,其中很多來自南澳維多利亞的長期住戶住在露營車內,在露營地生活了5,6年以上。我們住這剛開始一天工作兩小時,其他的時間都在認識新朋友,每天長時間六七個小時的在泳池跟不同的澳洲人聊天,英文能力在短短的一個月內,進步的飛快,不再害怕與澳洲人對談,甚至是講電話,剛到這裡由於營區網速很慢又有流量限制,所以僅能把手機的流量用在與家人簡短的視訊,而為了省流量,只好開始看電視,一開始很不習慣,因為前面的四個月住SHARE HOUSE,網路發達,根本都沒在看電視都在上網,但到這後,不得已只好看電視,看新聞、影集、兒童卡通,佩佩豬之類的,在那個時候養成了一個好習慣,反覆看到一個看不懂的英文時,會馬上拿起手機查,大概看電視過了一個月,漸漸地發現一些套路,總是有一些詞經常被提及,在不同節目出現一樣的單字時,就會有一種,這個單字我知道耶的感覺,但這還不是最主要英文進步的原因,只是一部份。

 

        主要是因為結識了澳洲人,其實遇上陌生人很好聊天,只要把自己會的單字都說出來,概述一下自己的經歷,就能建立起一個對話,即便聽不太懂對方在說甚麼,但話題是自己挑起的,因此很容易猜測對方想要問些什麼,但最困難的就是跟同一個陌生人聊第二次天,因為話都被講完了,要開啟新的話題,心裡沒有先準備很容易三秒詞窮,就導致成為對方單方面說故事,自己只能一直YEP YEPSOUNDS GOOD,之類的,空洞敷衍談話,想想還覺得挺智障的,但其實聽不懂也有好處,有時候不想懂的時候,可以裝聽不懂,哈哈,總而言之,我認為用英文結識陌生人,比起用母語跟陌生亞洲人對談,要來的不尷尬,而且英文很容易因為發出的音調不同,而有不同的意思,同一句話,不同的語氣,與前後文的不同,會導致完全不同的含意,關於英文的學習歷程,我想有機會我會在獨立出來特別談。

 

 

 

 

 

 

 

回到我們在露營地的第二個月,我們進步到同時做三份工作,在露營地當清潔工,連鎖大賣場kmart當大夜清潔以及印度餐廳幫手,三份工作,都是兩個人一起做,或許因為總是一起工作,就算身邊沒有其他能講中文的人,也不覺得孤單。上班就轉換英文模式,回到家才開始講中文。細說一下這三份工作,首先是Caravan Park的白工,時薪稅前25澳,英文的字義上,就是提供露營車停泊的地方,大致敘述一下這裡的設施,占地很大大概兩個小巨蛋以上的腹地!? 四種選擇,分別是位於碎石區的無水無電的NON-POWER SITE、包水包電無衛浴,位於草地的POWER SITE、含私人衛浴及水泥停車格供久居,需自行儲值電費的ENSUITE SITE、還有類似貨櫃屋有一張雙人床,三張單人上下鋪,小廚房,衛浴冰箱冷氣沙發餐桌,一應俱全包水電的CABIN,價位大概落在一周195澳到495澳左右,營區設施有公共廚房冰箱衛浴洗衣場與游泳池,是個乾淨明亮近市區,又安靜清幽的好地方,平時就是打掃公共環境偶爾整理CABIN的寢具與環境,簡單而且有彈性,因為工作多寡取決於顧客多與少,工作時間原則上只要有空房供新的遊客居住,什麼時候做都可以,因為我們就住這裡,上下班不打卡,每天工作的時數自己寫在簿子上,每週給薪,天氣熱時只穿條海灘褲打掃,工作結束就跳進泳池,這大概就是我未來經營民宿的那種感覺,很不錯的事前體驗。

 

 

 

 

由於我們一開始一周付了495澳住在CABIN裡,剛好一個人一周薪資差不多打平所以還有小賺,所以不疾不徐地在當地的LINE群找到了KMART的賣場大夜清潔,但算是份屎缺,屬於CASH JOB黑工時薪20,一天時數三個半,有關黑工白工灰工的事後面再補充說明,總之這份工作就是”一個人”掃大概全聯或者楓康超市那種大小的量販店,掃地拖地加打蠟,可想而知一個人要在三個半小時內做完這三件事,不是不可能,是很累,工頭是韓國人,溝通後我跟LALA兩個人一起做,但只有付一個人的錢也就是一天70澳,而且每天都要上班,不過後期我們兩個人大概一個半小時至兩小時之間,就能做完所有事,所以也還行,只是這錢真的不好賺就是,唯一的好處就是,沒人盯著你工作,有機會使用洗地機跟打蠟機也是很酷的事情,還能一邊工作,一邊逛街,雖然沒辦法馬上消費,但是特價的第一時間總是不會錯過。

 

 

 

 

然後是印度餐廳,會到這裡工作的契機是因為,結識在CARAVAN PARK的住戶PETER,他邀請我們一起上餐館,去吃飯順便投履歷,加上PETER的大力引薦,一周後就得到了工作,這份工作可黑可白,我們以黑工時薪16的方式在這裡工作,以餐廳來說算是不錯的薪水,工作內容很雜,原則上就是協助他們餐廳的一切事務,包含洗碗盤掃地,準備食材,外送,偶爾協助當當服務生,印度人的英文口音超難理解,但他們說的很有自信,這點值得學習,原則上工作本身不是太累,畢竟是旅遊淡季,店裡不總是很忙碌,沒什麼壓力的做到時間下班,還能每天吃無限印度咖哩,咖哩種類很多,但比起咖哩,我更推薦印度的烤餅NAAN,口味很多口感介於蔥抓餅、可麗餅與披薩之間的食物,是一種由三包普通麵粉、一包自發麵粉、一罐牛奶、三大匙優格、兩大匙糖,作為麵團基底,再配上各種不同的口味,加入奶油蒜末、乳酪絲、咖哩或是果醬,可鹹可甜,放入特製的烤爐貼在壁上,烘烤,酥軟的餅皮有點像是薄皮的披薩,是印度主食之一,超好吃的。

 

 

 

上班除了偷學印度菜以外,也有學到一些處裡食材的小撇步,像是如何支解一隻全雞,取出各種不同的部位,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部份工作,只是作為餐廳裡唯一的台灣人,其他都是印度員工,偶爾被使喚來使喚去時,有種被種族歧視的感覺,很詭異吧! 在澳洲,然後被印度人而不是澳洲人歧視,有時候覺得不太舒服,像是在我們面前用印度文跟奇怪的表情談論著我們,但其實只有老闆娘會這樣,其他員工人到是不錯,相處也很融洽,老闆甚至幫我跟烏魯魯渡假村的雇主說了很多好話,這份工作算是主要的經濟來源因為也省了不少伙食費。

  

      最後利用一點版面談一下黑工白工以及澳洲的薪資結構,澳洲合法的最低基本薪資約18澳稅前,工作類型主要分成全職工FULL-TIME JOB、臨時工CASUAL JOB、現金工CASH JOB,分別敘述個各的特色,全職工的特色在於保障一周工時最低38小時包含退休金SUPER,超過38小時的部分以及假日有額外加乘,並且享有與澳洲人平等的工作福利,一年有約三周的特休假,薪資穩定,假日加成很可觀,但需要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以及工作經驗,少數背包客能夠得到全職的工作,因為背包客通常還受限於打工度假簽證只能在同一雇主下工做六個月的限制,但在特殊區域像是北領地是能夠放寬至工作一年的,再來是臨時工,背包客的最佳選擇,合法的CASUAL JOB有基本薪資125%的薪資保障所以最低時薪稅前約22.8澳,包含退休金SUPER,但是工作保障較低,工作時數長短取決於雇主,也沒有硬性規範國定假日的加班費,一切都是雇主自由心證,所以選擇好雇主就很重要,臨時工底下會再分成按件計酬( by contract)或按時薪計(by hour),contract的部分通常出現在農場,是一個灰色地帶很靠運氣,運氣不好換算起來時薪5澳都有可能而且還是合法的......,最後是CASH JOB,也就是黑工,沒什麼好說的基本上就是個非法的存在,薪水從時薪530都有可能,當然沒有退休金SUPER,大都市的低價黑工尤其嚴重,我認為是個破壞市場機制的存在,使得勞力越來越廉價,原則上當作第二份輔助的收入我認為是可以的畢竟不用繳稅,但作為主要的經濟來源我認為,還是找一份白白的時薪工好點,以前年收3W7以下是不用繳稅的,但稅改越來越嚴苛,目前3w7以下要繳15%的稅再往上的級距32%起跳,退休金SUPER離澳時也必須繳65%的稅,所以錢其實沒想像中的好賺還是要努力再努力。

 

 

 

 

 

 

隨著在露營地認識的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熟,我們遇見了不少貴人,其中特別感謝PhillipAnn在他們離開露營地一個月的期間,借了露營車給我們,讓我們有難忘的露營車居住經驗,住宿費上更是完全省下只需要支付電費,其他像是印度餐廳的工作也是透過peter的介紹才得到的,澳洲的老人真的很棒,經濟獨立,有錢有閒,大多到老也都還在工作自給自足,大多數人的夢想就是,買一台露營車,一邊工作一邊到處旅遊,過著游牧民族的生活,真的很酷,也多虧了跟他們的相處,雖然還不到流利的英文,但是溝通不再是問題了,工作也因此越來越好找, Phillip也讓我們認識澳洲的pub文化,以及各式各樣的澳洲俚語,要感謝的真的太多,於是我也嘗試著煮了一整桌台灣菜,給phillip夫婦以及另一對澳洲夫婦,我們一直都很想要跟外國人交流不同的文化,如今真的讓我們做到了,我花了時間調整菜色,澳洲人的飲食簡單,多蔬果與肉類,東西通常涼涼的,不需要趁熱吃,於時我加入了不少冷盤菜色,也很具有台灣的特色,熱炒的部分也是根據我個人的喜好去作簡單的調整,加上特色點心,飲料的部分因為有紅酒白酒跟啤酒了,就不做珍珠奶茶了反正也不健康。

 

冷盤

-涼拌紅蘿蔔小黃瓜

-蒜泥白肉

-鹹水雞

熱炒

-三杯雞

-蔥爆牛肉

-番茄炒蛋

主食

-澳洲香米

點心

-蔥油餅

       

 

   

 

 

 

     萬萬沒想到,澳洲人很喜歡蔥爆牛肉跟三杯雞,竟然飯菜吃光光,證明了亞洲食物到哪都是最棒的,難得有機會可以煮一桌菜,不只是他們有難忘的體驗,對我而言也是這半年來完整的吃到一整桌台灣菜,真的很開心,教他們拿筷子也是一件有趣的事,以前從來沒想過自己能夠煮飯給外國人吃,而且還得到稱讚,甚至那天還得到一隻手工製作的歐歐,澳洲人的手作能力真的很強,這真是最棒的生日禮物了。

 

 

     

 

  生日當天在泳池旁舉辦簡單的PARTY,參加的人都是一些老住戶,這兩個月間變的很熟,生日前一天在泳池揪一揪,隔天大家就各自帶著食物來BBQ,雖然有點小尷尬,也因為這天急著煮糖醋魚給大家吃,不小心燙傷自己的左手,可能會留點小疤,但或許每當我看著這個疤,就會想起這個露營地裡曾經的種種美好。值得一提的另一對澳洲老夫婦Macca Donna,他們是露營地裡資歷最深的住戶,當我的車子煞車出現問題,也是Macca的幫助下幫我換煞車片,他們有點像我們在澳洲的父母,總是默默的幫助我們,雖然後期因為一些原因他們搬離了他們住七年的這裡,搬到隔壁的露營地,但離開前有好好的道別了,新的露營地更大更多泳池,跟他們真正的相識是因為聖誕節的泳池派對,從早上九點一路玩到晚上九點,從澳洲人的早餐吃到晚餐,喝了八支香檳,認識很多過去不認識的澳州食物,也跟營地的其他居民變得更熟,真的很酷,晚上還拿我的藍芽麥克風在泳池旁邊唱歌,澳洲的老人真的很酷,很有元氣。

        伴隨著我的生日,我們兩人都拿到了第二年的簽證,也接到了來自烏魯魯的人資面試電話,經過兩個多月的經歷,對於電話面試有很大的幫助,輕鬆的敘述著這七個月的經歷,最終得到了這份工作,面對未知的挑戰有點興奮也有點緊張,畢竟我已經網路申請了三個月,好不容易淡季要結束了,旺季來臨之際取得了這份全職工作,要離開愛麗絲泉還是有點不捨,但生命的可貴就在於它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內追尋最大的價值,就是快樂的根基,所以我會開心的道別,並期待在未來的生命裡再次相遇。

 

 

 

 

        很慶幸當初有作出久居露營地的決定,我們是有能力搬到鎮上的SHARE HOUSE的,一周房租兩人約220比起一開始住在CABIN的一周495要來的省很多,但那是截然不同的體驗,SHARE HOUSE有很多隱憂,比如押金可能拿不回,或是室友都是亞洲人為大宗,畫地自限,很難融入當地的生活方式,我們也在一個月後搬離了CABIN搬進免費的CARAVAN一個月,最後花了錢買了可以在裡面站立的大帳篷,移動式冷氣跟小冰箱,建立起一個移動堡壘,之後在澳洲剩餘的一年半,都能夠享有完整的居住自由,想住哪就住哪,因為澳洲最不缺的就是露營地,這兩個月的經歷,露營變成是我們舒適圈,我想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我在澳洲住在露營地裡的日子,每天都與大自然為伴,每天都有不同的驚奇,人與人的關係是如此融洽,真正的敦親睦鄰。

 


 

 

 

 

喜歡我的影片可以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oVK9wHd-Q5_jSF2F9ELGA?view_as=subscriber

部落格也會持續更新

可以的話留言給我 給我一點創作動力XD

W&L澳洲之路 烏魯魯篇
我們六個月後見XDDDD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B Way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